|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肾穿刺活检结果主要分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几种病理类型。
一、微小病变病理特征为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二、局灶节段硬化部分肾小球发生节段性毛细血管袢硬化,常伴有肾小管萎缩。患者可出现顽固性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需综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三、膜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部分病例与肿瘤或感染相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四、系膜增生病变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可见于IgA肾病等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从无症状血尿到肾功能不全不等。
肾穿刺后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调节糖代谢、抑制免疫反应、抗炎抗过敏、维持水盐平衡等重要作用。
一、调节糖代谢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异生,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升高血糖水平,保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能量供应。
二、抑制免疫反应该激素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降低抗体生成,减轻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引起的组织损伤,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抗炎抗过敏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并减轻过敏反应强度。
四、维持水盐平衡部分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作用,可调节肾脏对电解质的重吸收,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长期用药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及电解质水平,避免突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