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小孩肠梗阻治疗后还吐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肠梗阻治疗后还吐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肠梗阻治疗后仍呕吐可能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饮食不当、肠粘连、感染或电解质紊乱有关。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的急腹症,术后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

1、胃肠功能恢复延迟

手术后肠道蠕动需要时间恢复正常,部分患儿因麻醉或手术刺激出现暂时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呕吐胆汁样物,听诊肠鸣音减弱。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促进恢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胃肠动力。

2、饮食管理不当

过早进食高糖高脂食物或过量喂养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家长需遵循从流质到半流质的渐进饮食原则,首选米汤、稀释配方奶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若呕吐频繁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

3、术后肠粘连

腹腔手术可能引发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粘连带,造成不完全性梗阻。患儿会出现间歇性呕吐伴阵发性腹痛,腹部立位片可见液气平面。轻度粘连可通过禁食和甘油灌肠剂缓解,严重者需二次手术松解。

4、腹腔感染

吻合口瘘或腹腔污染可能导致腹膜炎,表现为持续呕吐、发热及腹肌紧张。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腹腔积液。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并行腹腔引流。

5、电解质失衡

长期呕吐会导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引发顽固性呕吐。血液检查可见血钾低于3.5mmol/L,患儿可能出现肌无力。需缓慢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同时监测心电图变化。

家长应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患儿半卧位防止误吸。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若呕吐物含血丝或出现嗜睡、尿少等脱水表现,须立即返院处理。恢复期建议少食多餐,优先选择蒸蛋羹、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人体五脏六腑的位置是怎样的

人体五脏六腑的位置分布在胸腔和腹腔内,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三焦。这些器官各司其职,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1、心脏: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胸骨后方,两侧肺之间。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血液泵送至全身,为组织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健康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护心脏功能。 2、肝脏:肝脏位于腹腔右上方,紧贴膈肌下方。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代谢、解毒、储存等多种功能。脂肪肝、肝炎等疾病可能影响肝脏功能,保持均衡饮食、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 3、脾脏:脾脏位于腹腔左上方,靠近胃的后方。脾脏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血液过滤和免疫反应。脾脏肿大可能与感染或血液疾病有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卫生有助于保护脾脏功能。 4、肺脏:肺脏位于胸腔两侧,占据胸腔大部分空间。肺脏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为身体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吸烟、空气污染可能损害肺功能,戒烟、避免空气污染环境有助于保护肺健康。 5、肾脏:肾脏位于腹腔后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慢性肾病、高血压可能影响肾功能,控制血压、减少盐分摄入有助于保护肾脏健康。 6、胃:胃位于腹腔左上方,上接食道,下连十二指肠。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食物的储存和初步消化。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可能影响消化功能,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 7、小肠:小肠位于腹腔中部,连接胃和大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负责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小肠健康。 8、大肠:大肠位于腹腔下部,围绕小肠周围。大肠负责水分吸收和粪便形成。便秘、肠炎等疾病可能影响大肠功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9、胆:胆位于肝脏下方,通过胆管与肝脏和十二指肠相连。胆负责储存和排泄胆汁,帮助消化脂肪。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可能影响胆功能,控制脂肪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保护胆健康。 10、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前部,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可能影响膀胱功能,保持个人卫生、适量饮水有助于维护膀胱健康。 11、三焦:三焦是中医概念,指上焦、中焦、下焦,分别对应胸腔、上腹部和下腹部。三焦负责水液代谢和气机运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中医认为,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有助于三焦功能平衡。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有助于滋养五脏六腑。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器官功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护五脏六腑的健康状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健康问题,是保护五脏六腑的重要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