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常规细菌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常规细菌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尿常规细菌高通常由尿路感染、尿液污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留置导尿管等因素引起。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尿常规细菌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细菌逆行感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热感、下腹坠胀,严重时可见血尿或发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增加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2、尿液污染

留取尿液标本时若未清洁会阴部,或容器被污染,可导致假性细菌计数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真实感染症状,复查前需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无须特殊治疗,但需规范采样流程避免误诊。

3、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肾盂积水、膀胱憩室等结构异常易造成尿液滞留,滋生细菌。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腰酸、排尿不畅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解剖学改变,轻度者可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或老年人因抵抗力下降,泌尿系统更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这类人群可能症状不典型,但易反复发作。除抗感染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5、留置导尿管

导尿管破坏尿道自然屏障,细菌可沿管壁上行引发感染。长期留置者尿中常见多种细菌混合生长,可能伴随发热或腰痛。需每日消毒尿道口,尽早拔除导管,感染时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呋喃妥因肠溶片。

发现尿细菌增高时应复查尿常规与尿培养,明确感染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导尿管相关感染者需评估留置必要性。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医,防止进展为肾盂肾炎或败血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怀疑自己有肾结石挂什么科

怀疑有肾结石建议挂泌尿外科或急诊科,常见原因包括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及饮食因素。

1、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是肾结石的首选诊疗科室,可进行尿液分析、B超或CT检查,确诊后通过药物排石或手术治疗。

2、急诊科

若出现剧烈腰痛伴血尿、呕吐等急性症状,需立即挂急诊科处理肾绞痛,缓解后转诊泌尿外科进一步治疗。

3、肾内科

对于反复发作的结石患者,肾内科可评估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潜在病因。

4、影像科

影像科辅助完成X线、超声等检查,但需先经临床科室开具检查单,不可直接挂号。

日常需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