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发烧时是否服用消炎药需根据病因决定,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中暑等。消炎药仅对细菌感染有效,滥用可能掩盖病情或导致耐药性。
1. 病毒感染多数发烧由感冒病毒等引起,此时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消炎药无效,需对症使用布洛芬退热,并多饮水休息。
2. 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肺炎等细菌感染需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消炎药,但须经血常规等检查确认后遵医嘱使用。
3. 非感染因素风湿热、药物热等非感染性发热禁用消炎药,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氨蝶呤调节免疫。
4. 儿童用药家长需注意儿童体温超过38.5℃且精神萎靡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成人消炎药,可遵医嘱选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体温超过3天不降或出现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宝宝一吃奶瓶就急就呛奶可能由奶嘴流速过快、喂养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喉软骨发育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奶嘴型号、改善喂养姿势、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奶嘴流速过快奶嘴孔洞过大导致奶液流速超过宝宝吞咽能力。选择适合月龄的慢流量奶嘴,喂奶时倾斜45度角测试奶液滴速。
2、喂养姿势不当平躺喂奶易导致奶液误入气道。家长需保持宝宝头高脚低体位,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松弛有关,表现为频繁吐奶、哭闹拒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4、喉软骨发育不全喉部结构未成熟导致协调性差,常伴随喘鸣音。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养,严重时需儿科评估是否补充维生素D。
家长喂奶时注意观察宝宝吞咽节奏,出现频繁呛咳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排查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