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放疗后恶心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口腔清洁、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放疗后恶心呕吐通常由胃肠黏膜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放射线刺激呕吐中枢、焦虑情绪、个体敏感性差异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过甜或气味浓烈的食物。温热的白粥、面条、蒸蛋等食物对胃肠刺激较小。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有助于减轻恶心感。进食时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闻到油烟等刺激性气味。
2、少量多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少量进食,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200克。空腹状态可能加重恶心症状,可随身携带苏打饼干等干性食物。餐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避免立即平卧。两餐之间可少量饮用姜茶、薄荷茶等舒缓胃肠。
3、保持口腔清洁
放疗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炎,加重恶心呕吐。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3-4次,餐前餐后均需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损伤黏膜。出现口腔溃疡时可局部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4、药物治疗
严重呕吐可遵医嘱使用昂丹司琼片、格拉司琼注射液等5-HT3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片能促进胃肠蠕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可阻断呕吐中枢。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具有协同止吐作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
5、心理疏导
焦虑情绪可能加重呕吐反射,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冥想等方式放松。家属应给予充分陪伴支持,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治疗副作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预期性恶心呕吐。
放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快速体位变化。每日记录呕吐次数和性状,出现呕血、持续24小时无法进食或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可尝试按压内关穴或佩戴防晕手环,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循环。治疗结束后2-4周内胃肠功能会逐渐恢复,期间仍需注意饮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