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哺乳期妇女有中耳炎怎么办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哺乳期妇女有中耳炎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海贤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哺乳期妇女中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止痛缓解、鼓膜穿刺等方式处理。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哺乳姿势不当、感冒继发、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外耳道,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哺乳时注意保持头部高于乳房,减少乳汁反流风险。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克林霉素等药物。

3、止痛缓解

急性炎症期可能出现剧烈耳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4、鼓膜穿刺

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与鼓室积液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耳鸣。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进行穿刺引流。

哺乳期间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哺乳前后保持乳头清洁以减少感染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涕由清变稠是好转吗

鼻涕由清变稠多数情况下是好转迹象,可能提示炎症减轻或感染进入恢复期,主要与鼻腔分泌物减少、病原体清除、黏膜修复、免疫反应减弱等因素有关。

1、鼻腔分泌物减少

急性期鼻腔分泌大量稀薄黏液以冲刷病原体,恢复期分泌量减少使鼻涕变稠。无需特殊处理,保持鼻腔湿润即可。

2、病原体清除

病毒或细菌被免疫系统清除后,炎性渗出物减少导致鼻涕黏稠度增加。可遵医嘱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辅助清洁。

3、黏膜修复

受损鼻黏膜上皮细胞再生时,分泌的黏液蛋白成分改变使鼻涕变稠。避免用力擤鼻,可局部使用修复性鼻用凝胶。

4、免疫反应减弱

机体免疫应答强度下降,炎性介质释放减少促使鼻涕性状改变。若伴随发热反复需排查继发感染。

建议观察是否伴随头痛或黄绿色脓涕,持续超过10天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窦炎可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