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口腔黏液囊肿可通过局部抽吸、药物注射、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口腔黏液囊肿通常由外伤刺激、唾液腺导管阻塞、口腔炎症、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 局部抽吸:适用于小型囊肿,医生用无菌针头抽出囊液,操作简单但复发概率较高,需配合保持口腔卫生。
2. 药物注射:囊内注射地塞米松或平阳霉素等药物促进囊壁粘连,适用于复发性囊肿,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或肿胀。
3. 手术切除:完整摘除囊肿及受累小唾液腺,根治效果显著,术后需注意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面,可能出现暂时性麻木。
4. 激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气化囊壁创伤小,出血少,适合唇颊部浅表囊肿,治疗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日常避免咬唇颊黏膜等不良习惯,囊肿直径超过1厘米或反复破溃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