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1岁半宝宝眼屎呈黄脓状可能由结膜炎、泪囊炎、过敏反应或倒睫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结膜发炎,表现为黄脓状眼屎增多,伴有眼红、畏光。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
2、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眼角脓性分泌物堆积。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浸湿棉签清洁宝宝眼周,配合医生推荐的泪囊按摩,严重时需进行泪道探通术。
3、过敏反应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可导致黏液性分泌物增多,可能继发感染转为脓性。家长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
4、倒睫睫毛向内生长摩擦眼球,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家长可观察到宝宝频繁揉眼,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拔除倒睫或手术治疗。
发现宝宝眼部分泌物异常时,家长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洁眼周并就医检查,日常注意洗手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儿童晚上体温正常范围为36.5℃至37.5℃,实际体温可能受到测量方式、活动状态、环境温度、基础代谢等因素影响。
1. 测量方式:腋温通常比肛温低0.3℃至0.5℃,耳温枪测量需对准鼓膜,建议家长选择固定测量部位以保持数据可比性。
2. 活动状态:进食、哭闹或剧烈运动后体温可能暂时升高0.5℃左右,家长需在儿童安静状态下复测确认。
3. 环境温度:被褥过厚或室温超过26℃可能导致体温读数偏高,建议保持卧室通风,穿着纯棉透气睡衣。
4. 基础代谢: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夜间体温波动较成人更明显。
建议家长使用电子体温计每日固定时间监测,发现体温超过38℃或伴随精神萎靡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