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胃时好时坏,吃东西好像有东西卡住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时好时坏,吃东西好像有东西卡住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时好时坏伴随进食梗阻感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1、功能性消化不良

长期精神紧张或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胃动力紊乱,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隐痛及间断性梗阻感。可通过规律进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口服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或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帮助消化。若症状持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2、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引起胸骨后灼热感及食物滞留感,夜间平卧时加重。建议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饱餐后立即卧床。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长期反流可能引发巴雷特食管需定期随访。

3、食管炎

感染、药物或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损伤会使吞咽产生异物感,可能伴随胸痛、反酸。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包括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控制炎症,硫糖铝混悬凝胶修复黏膜。避免饮酒和过热饮食,严重狭窄需内镜下扩张。

4、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下括约肌舒张障碍导致食物淤积食管中段,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及反流未消化食物。可通过食管测压确诊,初期尝试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缓解痉挛,严重者需接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5、食管肿瘤

食管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哽噎感,随病情进展会出现消瘦、呕血。胃镜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方案。4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者属高危人群。

日常需保持饮食温度适宜,细嚼慢咽避免大块食物。记录症状发作与饮食种类、情绪状态的关联性供医生参考。若出现呕血、体重骤降或持续性吞咽困难应立即就诊。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部不适期间暂停咖啡、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功五项检查是什么

肝功五项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肝功能评估项目,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蛋白五项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该酶会释放入血导致数值升高。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均可引起异常。检测时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若发现异常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不仅存在于肝脏,还分布在心肌和骨骼肌中。其升高可能与急性肝炎、心肌梗死、肌肉损伤等有关。检查前3天应避免饮酒,女性经期可能影响检测值。该指标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共同判断肝病严重程度。

3、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状况,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数值增高可见于溶血性疾病、胆道梗阻、肝炎等。检查前需停用维生素C等干扰药物,新生儿黄疸时该指标会生理性升高。异常升高可能伴有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

4、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其异常多提示胆汁排泄障碍。胆管结石、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疾病可导致升高。检测时应避开月经期,标本避免阳光直射。显著升高时常伴随陶土样便和皮肤瘙痒等表现。

5、总蛋白

总蛋白包含白蛋白和球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等可引起异常。检查前需保持正常饮食,避免脱水状态。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白球比例倒置,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进行肝功五项检查前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饮酒。检查当日清晨需空腹,穿着宽松衣物方便采血。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复查并完善腹部超声、肝炎病毒筛查等进一步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