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糖尿病人得了湿疹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保湿剂、避免抓挠、遵医嘱用药、控制血糖等方式治疗。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敏反应、感染、免疫异常、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渗液、结痂等症状。
1、保持皮肤清洁
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弱,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清洁产品。清洗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破损。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摩擦对皮肤的刺激。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
2、使用保湿剂
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需每日多次涂抹无香料、无酒精的保湿霜。建议在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锁住皮肤水分。可选择含有神经酰胺、尿素或甘油的医用保湿产品。避免使用含羊毛脂等可能致敏成分的护肤品。冬季或干燥环境中可增加保湿频率。
3、避免抓挠
瘙痒时可轻拍患处或冷敷缓解,切忌用力抓挠以免继发感染。修剪指甲并保持短而平滑,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若瘙痒剧烈影响睡眠,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过热出汗加重瘙痒。
4、遵医嘱用药
急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渗出明显时可用硼酸溶液湿敷。合并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顽固性湿疹可考虑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所有外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5、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加重皮肤干燥和瘙痒,需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规范用药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每日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
糖尿病患者出现湿疹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避免继发感染导致糖尿病皮肤病变。日常应穿着透气衣物,避免接触化学刺激物和过敏原。沐浴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若皮肤出现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等感染征象,应立即就医。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皮肤专科检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改善湿疹的基础,需遵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