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氯化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体液渗透压平衡和补充水分,临床常用于冲洗伤口、稀释药物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其功效包括清洁创面、辅助药物输注、调节血容量等。
1、冲洗伤口
氯化钠溶液作为等渗液体,能温和清除创面污染物和坏死组织,减少细菌滋生。适用于浅表擦伤、术后切口等开放性伤口的日常护理,使用时需配合无菌操作避免二次感染。
2、药物稀释
多数注射用粉剂药物需用氯化钠溶液配制,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钾等。其渗透压与血浆一致,可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确保药物有效成分稳定溶解。
3、补液治疗
对于腹泻、呕吐导致的轻度脱水,0.9%氯化钠注射液能快速补充钠离子和水分。但严重电解质紊乱需配合葡萄糖溶液或复方电解质溶液使用,避免单纯补钠引发高氯血症。
4、器械冲洗
在膀胱镜、腹腔镜等医疗操作中,氯化钠溶液用于冲洗术野保持视野清晰。其无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可降低器械对组织的机械损伤风险,术后残留液体也能被机体自然吸收。
5、雾化吸入
作为雾化治疗的载体溶液,氯化钠能湿润气道促进排痰。与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用时,可增强药物在呼吸道的分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通气功能。
使用氯化钠溶液需注意检查溶液是否澄清无沉淀,破损包装禁止使用。居家冲洗伤口建议选择小容量独立包装,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心肾功能不全者静脉补液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避免水钠潴留。日常储存应避光置于25℃以下环境,防止溶液成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