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24小时尿蛋白高说明什么问题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24小时尿蛋白高说明什么问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24小时尿蛋白高,提示肾脏出现问题。可能肾脏功能异常引起的症状,比如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性肾炎、肾小管疾病,都会引起尿蛋白升高。如果长期服用有些损害肾脏功能的药物,也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减退,引起尿蛋白定量高。此外,泌尿系统结石如果形成严重的肾积水,影响了肾脏功能,也可出现尿蛋白偏高。如果年轻人过度、激烈运动,也可一过性地出现尿蛋白偏高的情况,但很快可以恢复。一旦出现24小时尿蛋白偏高,需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尿就拉屎怎么回事

一尿就拉屎可能与盆底肌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调节异常、泌尿系统感染、直肠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盆底肌功能失调

盆底肌群控制排尿和排便功能,当肌肉松弛或协调性差时,排尿时腹压增高可能诱发排便反射。长期便秘、分娩损伤是常见诱因。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生物反馈治疗。避免久坐久站,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肠道敏感反应,排尿时膀胱收缩可能刺激相邻的直肠蠕动。症状多伴随腹痛、腹胀,与精神压力密切相关。建议记录饮食日志,避免乳制品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3、神经调节异常

脊髓损伤或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排尿-排便反射弧异常连接。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肢体麻木、排尿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肌电图等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间歇导尿管理膀胱功能。

4、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引发的尿频尿急可能刺激盆腔神经丛,连带引发便意。典型表现包括排尿灼痛、尿液浑浊。确诊需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同时增加水分摄入冲刷尿道。

5、直肠刺激

直肠息肉、痔疮或粪便嵌塞可能造成直肠敏感,排尿时腹压变化直接刺激病变部位。常伴随排便出血、肛门坠胀感。肛门指检和肠镜可明确诊断,痔疮发作期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如燕麦、西蓝花等。排尿时采取放松体位,避免过度用力。记录症状发作频率和诱因,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伴随症状。若出现发热、血尿或持续腹痛,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