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实际存活时间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病毒载量、暴露介质等多种因素影响。
1、环境温度:低温环境可延长病毒存活时间,室温下干燥环境病毒活性迅速下降,高温环境会加速病毒灭活。
2、环境湿度:液体环境中病毒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干燥环境下病毒蛋白外壳易失活,体液干燥后病毒传染性快速丧失。
3、病毒载量:高浓度体液中的病毒存活时间相对较长,微量血液或体液中的病毒易失活,病毒离开宿主后无法复制增殖。
4、暴露介质:不同介质对病毒保护作用差异明显,血液中病毒存活时间长于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存活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有限且传染性快速下降,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毒初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
1、早期表现急性期常见流感样症状,包括持续低热、夜间盗汗、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
2、皮肤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部位,可能伴有轻微瘙痒。
3、消化异常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腹泻多为水样便,持续时间较长。
4、神经系统少数患者会有头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表现。
出现上述症状且有不安全性行为史者应及时就医检测,日常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