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长痔疮出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长痔疮出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长痔疮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便秘、久坐、肛门静脉曲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刺激。建议多吃燕麦、红薯、芹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局部护理:保持肛门清洁是缓解痔疮出血的重要措施。排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有助于减轻局部充血和疼痛。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擦拭,可使用湿巾或温水冲洗。
3、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可缓解痔疮症状,减轻出血。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槐角丸等有助于改善静脉回流,减少出血风险。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
4、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减轻肛门压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每天3次,每次15-20下,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
5、就医建议: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硬化剂注射、橡皮圈套扎等微创治疗,必要时需考虑痔疮切除术。
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有助于预防痔疮出血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直肠息肉的原因

小孩直肠息肉可能由遗传因素、炎症刺激、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直肠息肉病史可能增加小孩患病风险,遗传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与基因突变有关。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必要时通过手术切除息肉。 2、炎症刺激:慢性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刺激肠道黏膜,导致息肉形成。治疗需控制炎症,使用药物如美沙拉嗪500mg/次,每日3次或糖皮质激素。 3、饮食不当: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能增加肠道负担,影响肠道健康,诱发息肉。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息肉风险。可通过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每日1-2粒或乳酸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 5、免疫异常: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增加息肉发生概率。治疗需针对免疫异常进行调节,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50mg/次,每日1次或生物制剂。 日常饮食中应注重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苹果等,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肠道健康。定期体检,关注肠道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