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小便完后又急,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便完后又急,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小便完后又急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行为训练、药物控制、手术干预、神经调节等方式缓解。

1.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排尿后仍有急迫感,通常与细菌侵入尿道有关,可能伴随尿频、尿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增加水分摄入帮助冲刷尿道。家长需注意儿童排尿后及时清洁会阴,避免反复感染。

2.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肌肉异常收缩会引起尿急症状,排尿后仍感急迫,可能与神经系统调控异常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等药物控制膀胱收缩,配合定时排尿训练改善症状。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3. 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尽感和尿急,可能伴随尿流变细。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4. 尿道狭窄

尿道瘢痕性狭窄会使排尿不畅,残余尿刺激引发尿急感,可能与外伤或反复感染有关。需通过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治疗,术后可短期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预防感染。排尿时避免过度用力。

5. 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脊髓损伤等导致的神经损伤会影响膀胱功能,表现为尿急和排尿困难。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可能需间歇导尿配合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治疗。控制基础疾病进展是关键。

建议记录每日排尿情况,包括排尿次数、尿急发生时间等信息,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行为。穿着透气棉质内衣,注意会阴部清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炎可以多喝水吗

肾炎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喝水,但出现严重水肿或肾功能不全时需要限制饮水量。肾炎是肾脏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肾炎早期或病情稳定时,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代谢废物排出。每日饮水量可保持在1500-2000毫升,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为宜。同时需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淡黄色尿液通常提示水分摄入充足。合并高血压或轻度水肿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

急性肾炎发作期或存在重度水肿、少尿时,过量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和水肿症状。此时需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饮水量通常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范围内。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可能出现排水障碍,需根据血肌酐值和肾小球滤过率制定个性化饮水方案。

肾炎患者饮水需结合病情阶段调整,日常可选用白开水、淡茶等,避免高糖饮料。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眼睑浮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及时就医。饮食上需同步控制钠盐和蛋白质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肾脏功能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