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黄斑性眼病是一组以黄斑区结构或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可能与长期光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视物模糊或中央暗点。可通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治疗。
2、黄斑水肿常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区液体积聚导致视力下降。需治疗原发病,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或地塞米松缓释剂。
3、黄斑裂孔玻璃体牵拉导致黄斑区神经上皮层缺损,出现中央视野缺损。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剥离。
4、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黄斑区浆液性脱离导致视物变形。多数可自愈,严重者可用半剂量光动力疗法。
建议定期眼科检查,避免强光刺激,适量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
看绿色植物不能直接恢复视力,但有助于缓解视疲劳。视力恢复需要综合干预,主要与用眼习惯、眼部疾病、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等有关。
1、缓解视疲劳注视绿色植物可调节睫状肌紧张度,减轻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视疲劳,建议每用眼40分钟远眺绿色植物5分钟。
2、改善调节功能远眺绿色景物能帮助眼睛调节焦距,对假性近视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真性近视需通过配镜或手术矫正。
3、心理放松效应绿色光波长短适宜,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间接改善因紧张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4、辅助治疗局限对青光眼、白内障等器质性眼病无治疗作用,这类疾病需药物或手术治疗,如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超声乳化术等。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叶黄素的菠菜、蓝莓等食物,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出现持续视物模糊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