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窦性心律过缓左心室高电压

|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窦性心律过缓左心室高电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窦性心律过缓合并左心室高电压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心脏疾病有关,需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常见原因包括长期运动训练、心肌缺血、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等,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生理性因素

长期进行耐力运动的人群可能出现窦性心律过缓伴左心室高电压,这是心脏对训练的适应性改变。运动员心脏表现为心率偏低但每搏输出量增加,心电图可见左心室电压增高而无心肌缺血表现。此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但需排除潜在病理因素。

2、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引发窦性心律过缓,同时因心肌纤维化或肥厚出现左心室高电压。患者可能伴有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冠脉造影,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供血,严重者需支架手术。

3、原发性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均可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伴心率减慢。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壁增厚或心腔扩大,可能伴随心律失常。治疗需根据分型选择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控制,必要时植入起搏器。

4、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左心室代偿性肥厚,心电图显示高电压,同时因心肌重构可能合并传导异常引发心动过缓。患者常有头晕、乏力症状。治疗需严格降压,可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配合低盐饮食。

5、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肌传导系统,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因细胞膜电位改变出现心电图电压增高。可能伴随肌无力、恶心等症状。需紧急纠正电解质失衡,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并监测心电图变化。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每月监测血压和心率,若出现黑矇、晕厥或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应立即就诊。遵医嘱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样的人易得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部分或完全塌陷的一种疾病。气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以下五类人群更容易发生气胸。 1、体型瘦高:体型瘦高的男性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是气胸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的胸廓较长,肺尖部组织相对薄弱,容易在剧烈运动或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导致气胸。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护胸部。 2、吸烟者:长期吸烟会损伤肺部组织,增加肺泡壁的脆弱性,导致肺大疱的形成。肺大疱破裂是气胸的常见原因之一。戒烟是预防气胸的重要措施,同时应避免二手烟暴露。 3、慢性肺病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肺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容易形成肺大疱或肺组织损伤,增加气胸的风险。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及时治疗原发病。 4、胸部外伤者:胸部受到外力撞击、穿刺伤或手术创伤后,可能导致肺组织破裂,引发气胸。从事高风险职业或运动的人群应做好胸部防护,避免外伤。 5、家族遗传史:气胸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气胸病史的人群,肺部组织结构可能存在先天缺陷,更容易发生气胸。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预防气胸,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注意保护胸部,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及时治疗原发病。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鸡蛋、鱼类等,增强肺部组织的修复能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减少气胸的发生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