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淋巴结切片可以查出什么病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淋巴结切片可以查出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淋巴结切片可以查出淋巴瘤、结核病、转移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疾病。淋巴结切片检查是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显微镜观察淋巴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能够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因。

1、淋巴瘤

淋巴瘤是淋巴结切片检查中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为镜检发现里德-斯特恩伯格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包含多种亚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等。淋巴结切片可显示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结构破坏等病理改变,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进一步分型。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确诊后需根据分型进行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2、结核病

淋巴结结核在病理切片中可见干酪样坏死、朗格汉斯巨细胞和上皮样肉芽肿等特征性改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颈部、纵隔等部位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抗酸染色或分子检测可辅助确认病原体,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淋巴结结核需与结节病、真菌感染等肉芽肿性疾病鉴别,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3、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切片可检出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转移病灶,表现为淋巴结内出现与原发肿瘤一致的异型细胞巢。病理学家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免疫组化标记物(如CK7、TTF-1等)判断肿瘤来源。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胃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多与乳腺癌相关。发现转移淋巴结通常提示肿瘤分期较晚,需结合原发灶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引起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切片表现为滤泡增生、浆细胞浸润等非特异性改变。干燥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淋巴上皮病变,结节病则呈现非干酪样肉芽肿。这些发现需结合血清学检查(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治疗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如使用甲氨蝶呤、羟氯喹等免疫调节剂。

5、感染性疾病

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切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弥漫增生。猫抓病由汉赛巴尔通体引起,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伴中性粒细胞浸润。HIV感染相关淋巴结病早期呈滤泡增生,晚期出现滤泡萎缩。明确感染病因后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如阿昔洛韦用于EB病毒感染,多西环素治疗猫抓病。

淋巴结切片检查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术后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观察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新发淋巴结肿大,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过度劳累。病理报告出具后应携带完整资料至专科门诊进一步诊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有什么后遗症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可能出现头痛、心律失常、封堵器移位等后遗症,多数症状轻微且可逆。该手术主要用于预防反常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需定期随访观察。

头痛是术后较常见的暂时性反应,可能与封堵器刺激心房内神经或微血栓形成有关,通常1-3个月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多与导管操作刺激心肌相关,多数在术后1周内消失。封堵器脱落或移位的概率极低,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表现为胸闷、心悸等症状,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并及时处理。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多见于抗凝治疗不规范的患者,可能引发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个别患者会出现封堵器侵蚀心脏组织的现象,与封堵器尺寸选择不当或位置偏差有关,需通过外科手术取出。对镍钛合金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时需更换生物可降解封堵器。

术后应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3-6个月,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位置及心功能情况。日常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