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便血

大便带血,一般每两三个月发现一次,有时吃点药治疗便秘,一般一两周就好了,是怎么了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便带血,一般每两三个月发现一次,有时吃点药治疗便秘,一般一两周就好了,是怎么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这种情况估计应该是上火引起的痔疮。可以口服些阿莫西林胶囊和槐角丸治疗一下。注意多喝些白开水,不要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腻大的食物和甜食,多吃些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高的食物。注意清洗肛门部位,勤换洗内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判断便血严重程度

便血严重程度可通过出血量、颜色、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综合判断,主要观察指标有鲜血便、暗红色血便、柏油样便、血便混合黏液脓液等类型。若出现头晕、心悸、血压下降或持续出血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

鲜血便多由肛门直肠病变引起,如痔疮、肛裂,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排便时滴落或喷射状出血,通常伴随肛门疼痛或瘙痒。暗红色血便提示出血部位在结肠或小肠上部,可能由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或憩室出血导致,血液与粪便部分混合,伴有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柏油样便表明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血液经消化后呈黑色焦油状,常伴随呕血、乏力或贫血症状。血便混合黏液脓液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伴有发热、里急后重感。

少量间断性便血且无全身症状时,可短期观察并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血量大、颜色深或伴随意识模糊、皮肤湿冷等休克表现,须紧急处理。慢性隐匿性出血可能导致贫血,需完善胃肠镜、粪便潜血试验等检查明确病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者出现便血应排查药物相关性出血。

日常需记录便血频率、颜色变化及伴随症状,避免用力排便。急性期可暂时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检及肠癌筛查,40岁以上人群或家族史阳性者更需重视。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反复便血必须由消化科或肛肠科专科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