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小儿肺炎和急疹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病程进展,肺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急疹则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相关。
1. 病因差异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具有自限性。
2. 症状特点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伴气促,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急疹特征为热退疹出,皮疹多从躯干向四肢扩散。
3. 病程进展肺炎病程约7-14天需抗感染治疗,急疹发热期3-5天后出疹,疹退后无脱屑或色素沉着。
4. 检查指标肺炎胸片可见斑片状阴影,血常规显示炎症指标升高;急疹血象多呈病毒感染特征,血清学检测可确诊HHV-6。
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费力或口唇发绀时应立即就医,急疹患儿发热期可物理降温并保持皮肤清洁。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退热治疗、抗病毒药物干预、重症监护支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腺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生理盐水雾化稀释痰液,抬高床头30度缓解呼吸困难,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2、对症退热治疗体温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配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3、抗病毒药物干预重症患儿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西多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该病起病急骤,常伴随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结膜充血等典型症状。
4、重症监护支持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心肌炎时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家长发现呼吸急促、嗜睡或尿量减少等危象应立即就医。
患病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易消化流质饮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