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后可通过隔离观察、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疫苗接种等方式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1、隔离观察与患者密切接触后应自我隔离观察21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发热、腮腺肿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2、个人防护接触患者后需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3、环境消毒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室内通风。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及时消毒能有效阻断传播。
4、疫苗接种未完成2剂次腮腺炎疫苗者应在暴露后3天内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疫苗保护率可达90%,是预防感染最有效手段。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长,接触后需密切观察三周。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性接触传播病毒的概率与病毒种类、接触方式、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常见可能传播的病毒包括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1、病毒种类不同病毒传播能力差异较大,如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单纯疱疹病毒需体液交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则需血液或精液接触。
2、接触方式完整皮肤接触传染概率较低,黏膜接触或皮肤破损时风险增加,无保护性行为比有保护措施的传播概率更高。
3、防护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大部分性传播疾病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接触部位的病毒传播,事后清洗效果有限。
4、感染状态病毒携带者处于急性感染期时传染性较强,无症状期传染性降低,但部分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仍具传染性。
建议发生高危接触后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进行阻断治疗或检测,日常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筛查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