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胃肠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不良、腹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易被忽视,但持续存在时需高度警惕。
1、消化不良:早期可能出现餐后饱胀、反酸或食欲减退,与普通胃炎症状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且逐渐加重。
2、腹部隐痛: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间歇性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服用常规胃药缓解不明显。
3、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便秘交替、粪便变细或带有黏液,结肠癌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胃癌可能导致黑便。
4、体重下降: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减轻,可能伴随贫血、乏力,是肿瘤消耗性生长的典型表现。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及时就诊,日常注意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
胃癌早期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腹腔镜手术、辅助化疗等方式治疗。胃癌早期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饮酒、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黏膜内癌变,通过内镜直接切除病灶组织,创伤小恢复快。术前需明确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较大范围的早期胃癌可完整剥离黏膜层,保留胃部结构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复发情况。
3、腹腔镜手术针对黏膜下层浸润病例,通过微创技术进行胃部分切除。需配合淋巴结清扫,术后可能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
4、辅助化疗用于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常用方案包含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药物。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胃癌早期治疗后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腌制烧烤食物,定期进行胃镜和肿瘤标志物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