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吃饭呛到气管怎么办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饭呛到气管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吃饭呛到气管可通过立即停止进食、弯腰咳嗽、海姆立克急救法、就医处理、调整进食习惯等方式处理。吃饭呛到气管通常由进食过快、食物过大、吞咽功能异常、咽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立即停止进食

呛到气管后需立刻停止继续进食,避免食物残渣进一步堵塞气道。同时保持冷静,身体前倾以降低气管压力,用纸巾或手帕清理口腔残留食物。若为婴幼儿呛咳,家长需立即将其面部朝下拍打背部。

2、弯腰咳嗽

通过用力咳嗽可帮助清除气管内异物。采取弯腰姿势能增加腹压,咳嗽时用手按压上腹部增强气流冲击力。对于意识清醒的成人,重复进行5-10次深咳嗽,儿童则需家长辅助保持头低臀高位后再拍背。

3、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异物完全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利用肺部残留气体排出异物。婴幼儿需采用拍背联合胸部按压法,家长需注意冲击力度避免肋骨损伤。该方法对坚果、果冻等固体异物效果显著。

4、就医处理

若自行处理无效或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耳鼻喉科可通过喉镜或支气管镜取出深部异物,严重者需气管切开。对于反复呛咳者,可能需排查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等疾病,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吡拉西坦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5、调整进食习惯

细嚼慢咽可降低呛咳风险,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进食时说话大笑,幼儿进食需家长监督切割合适大小。吞咽困难者可选择糊状食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建议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必要时使用增稠剂调配流食。

日常应注意保持进食环境安静,进食后保持坐姿30分钟。老年人及儿童建议避免花生、果冻等高危食品,佩戴义齿者需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反复发生呛咳或伴随发热、胸痛时,需排查肺炎、气管炎等并发症,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吞咽功能异常者可在康复科指导下进行舌肌训练和冷刺激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炎后如何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氧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肺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 1、抗感染治疗:感染是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炎的常见诱因,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875mg口服每日两次;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75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5-7天。 2、氧疗: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需根据血氧饱和度进行氧疗。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L/min,或使用无创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3、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纤维化进展。常用药物为泼尼松,起始剂量0.5-1mg/kg/d口服,逐渐减量,疗程3-6个月。 4、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为环磷酰胺,剂量为1-2mg/kg/d口服,或硫唑嘌呤,剂量为2-3mg/kg/d口服,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5、肺康复训练:肺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持续3-6个月。 饮食上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监测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