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过敏性荨麻疹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过敏性荨麻疹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汪晨
汪晨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过敏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药物、免疫调节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过敏性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

明确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过敏性荨麻疹的基础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海鲜、坚果、花粉、尘螨等。患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或日常观察记录,识别诱发因素。对于食物过敏者,需严格忌口;对尘螨过敏者,应保持环境清洁,使用防螨寝具。脱离过敏原后,症状通常可逐渐缓解。

2、口服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是过敏性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和风团。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但须遵医嘱调整剂量。慢性荨麻疹患者需长期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

3、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等外用制剂可局部缓解瘙痒和红肿。适用于症状较轻或局部发作的患者。使用时应避开破损皮肤,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需谨慎选择弱效激素。配合冷敷可增强止痒效果。

4、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顽固性慢性荨麻疹,可能需采用奥马珠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调节免疫。该药通过靶向抑制IgE抗体发挥作用,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治疗期间需监测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或注射部位反应。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荨麻疹与风邪、血热相关,常用消风散、当归饮子等方剂辨证施治。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可辅助止痒。中药熏洗如用防风、白鲜皮煎汤外敷也可能有一定效果。需注意中药可能引起过敏,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过敏性荨麻疹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饮食有助于识别过敏原。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可改善免疫功能。急性发作伴呼吸困难、头晕等严重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就医处理。慢性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诊评估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玫瑰疹怎么办

宝宝玫瑰疹可通过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治疗。宝宝玫瑰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 1、物理降温:宝宝玫瑰疹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能达到39℃以上。家长可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腋下、四肢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冰敷,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 2、保持皮肤清洁:玫瑰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通常从躯干开始,逐渐扩散至四肢。家长应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洗澡时使用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 3、补充水分:高热可能导致宝宝脱水,家长应鼓励宝宝多喝水或母乳。对于不愿饮水的宝宝,可尝试少量多次喂水,或提供稀释的果汁、电解质溶液等。 4、观察病情变化:玫瑰疹通常在发热3-5天后出现皮疹,皮疹持续1-2天后消退。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精神状态、食欲等。如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预防并发症:玫瑰疹多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宝宝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家长应保持冷静,将宝宝平躺,头部侧向一侧,避免误吸。如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应立即就医。 宝宝玫瑰疹期间,家长应注意饮食调理,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宝宝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宝宝免疫力。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