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肝脏切除一半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但多数情况下剩余肝脏可通过代偿性增生恢复功能。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健康人群术后3-6个月可恢复大部分功能,但需警惕术后感染、代谢异常等风险。若存在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可能影响代偿效果。
健康成年人的肝脏切除50%后,剩余肝细胞会加速分裂增殖,通常在术后1周开始再生,3个月内体积可恢复至原体积的70%-80%。这一过程中肝脏的蛋白质代谢、解毒功能可能暂时性下降,表现为术后早期易疲劳、食欲减退,血液检查可见转氨酶轻度升高。但胆汁分泌、糖原储存等基础功能通常不受显著影响,凝血因子合成能力也可在2-4周内恢复正常。术后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肝细胞修复。
慢性肝病患者行半肝切除后可能出现持续性肝功能不全,尤其肝硬化患者剩余肝脏再生速度延缓,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此类患者术后黄疸消退时间延长,血清胆红素可能持续升高,需长期服用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部分患者因胆汁排泄障碍需联合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严重时可能需二次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术后需严格戒酒,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1-1.2克,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补充足量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肝脏再生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剧烈运动需在术后6个月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开展。出现持续腹胀、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