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右侧肱骨髁上骨折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右侧肱骨髁上骨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右侧肱骨髁上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可能与跌倒时手掌撑地、肘部直接撞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肘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手法复位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将骨折端复位,恢复骨骼正常对位关系。复位后需配合影像学检查确认复位效果。手法复位创伤小,但需严格制动以避免二次移位。

2、石膏固定

复位后采用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固定4-6周。固定范围需包含肘关节及前臂,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固定期间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避免石膏松动影响固定效果。

3、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严重移位或开放性骨折。通过手术暴露骨折端,采用克氏针、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稳定骨折。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肘关节功能。需预防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伤科接骨片促进骨愈合,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需及时就医。

5、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肘关节屈伸、旋转等主动活动。初期避免暴力牵拉,可配合热敷缓解僵硬。后期增加抗阻训练增强肌力。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定期复查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骨折愈合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患肢负重及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帮助功能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椎侧弯要警惕四种病

腰椎侧弯需警惕脊柱侧凸、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强直性脊柱炎四种疾病。脊柱侧凸可能与遗传、不良姿势等因素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长期负重或急性外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则与免疫异常相关。

1、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是腰椎侧弯最常见的病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占多数,可能与遗传基因或生长发育期姿势不良有关。早期表现为双肩不等高、骨盆倾斜,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胸廓畸形。轻度可通过矫形支具和康复训练干预,中重度需考虑脊柱矫形手术。常用矫形支具包括波士顿式支具、密尔沃基式支具等。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代偿性侧弯多伴有单侧下肢放射痛,常见于长期弯腰劳作或急性扭伤后。髓核压迫神经根可引起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3、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患者腰椎侧弯伴身高变矮需警惕椎体压缩骨折,与骨量流失导致的椎体脆性增加有关。典型表现为翻身痛、起床痛,X线可见椎体楔形变。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滴剂,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必要时行椎体成形术。

4、强直性脊柱炎

青年男性晨僵伴腰椎侧弯应考虑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表现为夜间腰背痛、活动后减轻,晚期可能出现脊柱竹节样变。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片,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腰椎侧弯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坐姿保持腰部挺直。日常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疼痛急性期可用热敷缓解症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脊柱全长X线监测侧弯进展,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