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青光眼患者一般可以佩戴GRP(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但需在医生评估眼压和角膜状态后决定。GRP镜片可能影响眼压监测,需定期复查。
青光眼患者若眼压控制稳定且无角膜异常,佩戴GRP镜片通常不会加重病情。这类镜片透氧性较好,可减少角膜缺氧风险,适合部分需要矫正视力的患者。但佩戴期间需严格遵循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镜片过紧导致眼压波动,同时选择非球面设计的镜片有助于减少对前房角的机械压迫。
对于晚期青光眼或存在明显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应避免佩戴任何隐形眼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偏低或合并干眼症时,GRP镜片可能加剧角膜水肿或炎症反应。部分患者佩戴后可能出现异物感加重或眼压测量误差,需通过压平式眼压计替代常规检查。
建议青光眼患者在验配GRP镜片前完成视野检查、角膜地形图和24小时眼压监测,佩戴后每3个月复查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日常护理应使用无防腐剂护理液,出现眼红痛或视力下降时立即停用并就医。合并使用降眼压药物者需告知医生镜片佩戴情况,避免药物成分与镜片材料发生相互作用。
近视眼飞蚊症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眼底检查判断。飞蚊症主要表现为眼前出现漂浮的黑点或丝状物,主要由玻璃体混浊引起。
生理性飞蚊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或近视人群,玻璃体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液化,导致胶原纤维聚集形成漂浮物。这类飞蚊症通常表现为少量半透明或灰色点状物,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但不会影响视力,眼底检查无异常。生理性飞蚊症无须特殊治疗,适应后症状会逐渐被大脑忽略。
病理性飞蚊症可能由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裂孔或脱离、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引起。若突然出现大量飞蚊、闪光感、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需警惕病理性改变。高度近视者因眼轴过长易发生视网膜变性,出现飞蚊症时更应重视。病理性飞蚊症需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等。
建议近视人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应每年检查一次。出现飞蚊症状加重、闪光感或视野变化时须立即就医。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控制近视进展,补充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减少长时间用眼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