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易风寒感冒怎么调理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易风寒感冒怎么调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容易患风寒感冒的人通常与阳气不足、免疫力较弱有关。这种情况下,通过艾灸、拔罐疗法、中药调理以及服用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 艾灸调理
艾灸通过温阳散寒、调和气血的方式,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气、预防风寒感冒。常选取的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等,这些穴位与人体的阳气和肺功能密切相关。特别适合阳气不足、体质较虚弱、易受寒邪侵袭的人群。每次艾灸15-20分钟,避免长时间灼热引起皮肤不适。
2. 拔罐疗法
拔罐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寒湿,增强免疫力,起到预防和缓解风寒感冒的效果。但需要注意,体内湿邪过重或皮肤敏感的人群不适合拔罐,否则可能引发不适。拔罐后应避免吹风受凉,以免适得其反。
3.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通过外用中药的温通作用来驱散体表风寒,起到一定的祛风散寒效果。常用的药材有生姜、桂枝等,研磨成粉后,混合温水敷于大椎穴、关元穴等部位。不过,皮肤较为敏感的人要先进行局部测试,确保不过敏再使用。
4.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以黄芪、防风、白术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减少风寒感冒的发生。特别适用于容易出汗、体质虚弱的人群。但若属于实证类型(如感冒伴随发热)则不适合服用玉屏风散,避免加重症状。
5.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针对脾胃虚弱人群,通过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脾胃功能正常后,水谷精微能够充分吸收,卫外功能也随之恢复,减少外邪侵入。适用于容易食欲不振、腹泻、体弱乏力的人群。
容易患风寒感冒的人通常是因为体质偏虚、阳气不足,日常调理尤为重要。通过艾灸、拔罐、合理用药、饮食调节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身体抵抗力,减少风寒感冒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关注自身状况,做好预防,身体自然会越来越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气道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

气道狭窄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胸部CT、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X线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气道狭窄可能与气道炎症、肿瘤、外伤、先天性畸形、异物阻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1、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道狭窄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气道内部情况,明确狭窄部位、程度及原因。检查时需局部麻醉,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观察气道黏膜、管腔及周围组织,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如咽喉疼痛、咳嗽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胸部CT:胸部CT可清晰显示气道结构,评估狭窄部位、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检查时需平躺于检查床上,通过X射线扫描获取图像。CT检查无创且快速,可发现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肿瘤等病变,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3、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评估气道狭窄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包括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检查时需配合呼吸动作,通过仪器记录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指标。肺功能检查无创且安全,可发现气道阻塞、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等问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静呼吸。 4、血气分析:血气分析可评估气道狭窄对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影响,包括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检查时需抽取动脉血,通过仪器分析血液气体成分。血气分析可发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问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检查前需保持平静呼吸,避免过度通气或屏气。 5、X线检查:X线检查可初步评估气道狭窄情况,包括胸部正侧位片、气管断层片等。检查时需站立或平躺于检查床上,通过X射线拍摄图像。X线检查无创且快速,可发现气管移位、管腔狭窄、肿瘤等病变,为诊断提供初步线索。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避免影响图像质量。 气道狭窄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气道刺激。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呼吸困难。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减少气道干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