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儿童肺炎出院后仍咳嗽可能是气道高反应性或炎症未完全消退所致,通常1-2周内逐渐缓解。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伴随喘息或发热,需警惕继发感染或过敏可能。
肺炎恢复期气道黏膜修复过程中,可能因分泌物刺激或神经敏感性增高引发咳嗽。这类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日间活动后加重,夜间平卧时明显。可适当增加室内湿度至50%-60%,避免冷空气及油烟刺激。若痰液黏稠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但须避免自行服用镇咳药。
持续存在的咳嗽可能提示支原体感染未彻底清除、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胃食管反流。若咳嗽呈阵发性痉挛样、夜间加重或进食后明显,需复查血常规及胸片。细菌性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支原体感染需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过敏因素需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锁骨上窝凹陷或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居家护理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饮食选择百合银耳羹、川贝炖梨等润肺食物。监测体温及咳嗽频率变化,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恢复期应暂缓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肺功能康复。如咳嗽伴随呕吐、胸痛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返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宝宝感冒吃什么都吐可通过少量多次喂食、调整饮食结构、保持环境舒适、使用止吐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呕吐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咽喉刺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失衡、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
1、少量多次喂食
将每次喂食量减少为平时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间隔1-2小时喂一次。选择温热的米汤、稀释后的苹果汁等低渗液体,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加重胃肠负担。喂食后保持宝宝上半身抬高30度体位15-20分钟。
2、调整饮食结构
暂停固体食物和乳制品,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尝试米糊、藕粉、婴儿专用口服补液盐溶液等温和食物。避免酸甜、油腻及气味浓烈的食物刺激呕吐反射。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保持环境舒适
维持室温在24-26℃,湿度50%-60%,减少环境中的异味和烟雾刺激。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用温水湿润嘴唇。避免剧烈摇晃或立即平躺,可竖抱安抚减少胃部压力。
4、使用止吐药物
若持续呕吐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多潘立酮通过促进胃排空缓解呕吐,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须注意药物适用年龄及禁忌证。
5、及时就医
当出现呕吐物带血或胆汁、持续8小时无尿、嗜睡或烦躁不安、前囟凹陷等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诊。可能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排查脑膜炎、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就医时携带呕吐物样本或拍摄视频供医生参考。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记录呕吐频率和性状。恢复期继续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强迫进食。保持手部和餐具清洁,感冒期间减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若伴随高热或咳嗽加重,需复查排除肺炎等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