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关于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关于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狂犬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与狂犬疫苗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接种方案需根据暴露等级、伤口情况等因素由医生评估决定。

1、适用人群

Ⅲ级暴露者必须接种,包括皮肤穿透伤、黏膜污染或头面部咬伤,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级暴露也需接种。

2、接种部位

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为主,剩余剂量肌肉注射,大面积咬伤需分次多点注射确保有效中和病毒。

3、时效要求

暴露后7天内接种有效,首剂疫苗同时注射最佳,延迟接种可能影响中和效果。

4、禁忌事项

对马或人免疫球蛋白过敏者禁用,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妊娠期需评估获益风险比。

接种后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需及时就医,全程接种疫苗后仍需检测抗体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狂犬疫苗打多了会怎样

狂犬疫苗重复接种可能导致局部红肿、发热等轻微反应,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免疫系统异常。疫苗过量主要影响包括注射部位不适、全身性过敏反应、免疫耐受风险、神经系统异常。

1、局部反应

多次接种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疼痛,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冷敷可缓解症状。

2、过敏反应

重复接种可能诱发皮疹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处理,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

3、免疫耐受

过度接种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疫苗成分反应减弱,影响实际免疫效果,需监测抗体水平。

4、神经症状

极少数可能出现头痛或肢体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建议神经内科就诊评估。

接种疫苗应严格遵循暴露后免疫程序,避免擅自增加剂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并保留疫苗接种记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