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肠癌患者大便后可能带血,但大便带血也可能是痔疮、肛裂等良性疾病引起。肠癌导致的血便通常表现为暗红色或柏油样便,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建议出现血便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痔疮是血便最常见的原因,多因排便时用力过度导致静脉破裂,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排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一般无腹痛。肛裂患者排便时会有撕裂样疼痛,便血量少且鲜红,常见于便秘人群。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也可引起血便,多伴随黏液脓血便、腹泻、里急后重感。肠息肉出血量较少,但长期存在可能癌变。肠癌的血便常混有坏死组织,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
日常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有肠癌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