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二次根管治疗与拔牙的选择需根据患牙具体情况决定,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牙体缺损程度、根尖周病变范围、患者咬合功能需求及全身健康状况。
1. 牙体条件当患牙剩余牙体组织充足且根管系统可疏通时,二次根管治疗能保留天然牙,避免邻牙移位等并发症。治疗需配合纤维桩核冠修复。
2. 根尖病变根尖周病变范围小于5毫米时,通过根管再治疗联合显微根尖手术可有效控制感染。病变常伴随咬合痛、瘘管等症状。
3. 功能需求磨牙区患牙优先考虑保留,缺失后会导致咀嚼效率下降。前牙区美学要求高者也可尝试保留,但需评估远期预后。
4. 全身因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应谨慎选择拔牙,必要时在专科医师监护下进行。拔牙可能导致菌血症等风险。
建议口腔医师通过锥形束CT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定期进行牙周检查。
牙周炎引起的松动胀痛可通过龈上洁治、龈下刮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石刺激、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龈上洁治通过超声波清除牙龈缘上方可见的菌斑和牙石,减少对牙龈的机械刺激。日常需加强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使用,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治。
2、龈下刮治采用手工刮匙清除牙龈沟内深部牙石和病变牙骨质。治疗后可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厌氧菌,或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缓释给药。
3、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选用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感染,辅以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慢性期可长期使用西吡氯铵含片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
4、手术治疗重度牙周炎伴骨吸收需行翻瓣术或引导组织再生术,可能与糖尿病控制不佳、吸烟等因素有关,常伴随牙龈退缩、牙槽骨高度降低等症状。
日常建议选用软毛牙刷避免牙龈损伤,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结缔组织修复能力,出现牙齿明显移位或溢脓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