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长期久坐会得糖尿病吗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长期久坐会得糖尿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长期久坐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久坐与糖尿病的关系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脂肪堆积、代谢减缓、炎症反应、肌肉活动不足等因素有关。

1、胰岛素抵抗

久坐会导致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使血糖难以被有效利用。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长期久坐可能加速这一过程。规律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风险。

2、脂肪堆积

久坐减少能量消耗,多余热量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内脏脂肪过多会释放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控制体重和腰围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3、代谢减缓

长时间静坐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影响糖类和脂类代谢效率。代谢紊乱可能引发高血糖和高血脂。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可维持代谢活跃状态。

4、炎症反应

久坐可能诱发慢性低度炎症,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会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适度运动具有抗炎作用,可保护胰腺功能。

5、肌肉活动不足

骨骼肌是消耗血糖的主要组织,久坐导致肌肉萎缩和糖摄取能力下降。肌肉收缩可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帮助血糖进入细胞。

建议每坐30-60分钟起身活动3-5分钟,每天累计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饮食上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更应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也有助于代谢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注意事项和饮食方面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综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饮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监测、药物使用、饮食调节、运动锻炼和并发症预防。 1、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患者应掌握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记录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数据,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监测频率。监测结果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血糖波动。 2、药物使用: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2次、格列美脲片1mg,每日1次和胰岛素注射液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反应。 3、饮食调节: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50%-60%,优先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低血糖指数食物。蛋白质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5%-20%,以鱼、禽、蛋、奶等优质蛋白为主。 4、运动锻炼: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运动性低血糖。 5、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足部检查等。控制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戒烟限酒,预防心血管疾病。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方面,可适量食用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柚子等,每日不超过200g。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