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是什么

内分泌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诊断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见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有关,占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产后多数可恢复正常。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单基因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疾病导致的糖尿病等。

空腹血糖检测需禁食8小时以上,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可诊断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也是诊断依据之一。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6.5%具有诊断价值。随机血糖≥11.1mmol/L伴典型糖尿病症状也可作为诊断标准。诊断时需排除应激性高血糖和其他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血糖监测。饮食应以低升糖指数食物为主,控制总热量摄入。运动可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急性并发症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