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异常的恶性肿瘤患者,常见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实体瘤及部分血液系统肿瘤。
1、基因检测匹配患者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存在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或HER2、PD-L1等蛋白过表达,这是靶向治疗的核心适应症筛选标准。
2、晚期转移患者中晚期肿瘤或发生转移的患者,当常规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化疗时,靶向药物可作为重要治疗选择,如EGFR-TKI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维持治疗需求部分完成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采用靶向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可延缓复发,如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
4、特殊病理类型某些特定病理亚型的肿瘤对靶向治疗敏感,如BRAF V600E突变阳性的黑色素瘤可使用维莫非尼等BRAF抑制剂。
靶向治疗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分子检测,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合营养支持与适度运动维持机体耐受性。
小便后擦拭出血可能由尿道炎、尿路结石、膀胱炎、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1、尿道炎尿道黏膜受细菌感染引发炎症,表现为排尿刺痛和擦拭带血,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三金片等药物治疗。
2、尿路结石结石移动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常伴腰腹剧痛,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处理,药物可选择肾石通颗粒、排石颗粒等。
3、膀胱炎膀胱黏膜充血糜烂引起血尿,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建议使用盐酸环丙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配合热淋清颗粒治疗。
4、泌尿肿瘤肿瘤组织破溃导致无痛性血尿,需进行膀胱镜活检明确性质,早期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干预。
出现血尿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观察排尿情况变化并及时复查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