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电灼伤分为哪几种?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电灼伤分为哪几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电伤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的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电伤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烧伤,一般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接触灼伤多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灼伤处呈黄色或褐黑色并又累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和血管,甚至使骨骼显碳化状态,一般治疗期较长,电弧灼伤多是由带负荷拉、合刀闸,带地线合闸时产生的强烈电弧引起的,其情况与火焰烧伤相似,会使皮肤发红、起泡烧焦组织,并坏死。(2)皮肤金属化,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层所形成。皮肤金属化后,表面粗糙、坚硬。根据熔化的金属不同,呈现特殊颜色,一般铅呈现灰黄色,紫铜呈现绿色,黄铜呈现蓝绿色,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能自行脱离,不会有不良后果。此外,发生触电事故时,常常伴随高空摔跌,或由于其它原因所造成的纯机械性创伤,这虽与触电有关,但不属于电流对人体的直接伤害。(3)电烙印,它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但人体不被电击的情况下,[1]在皮肤表面留下和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瘢痕,一般不发炎或化脓。瘢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食物中毒后能喝牛奶缓解吗

食物中毒后一般不建议喝牛奶缓解。牛奶可能加重胃肠负担,但部分轻微症状者可少量饮用低脂牛奶。

食物中毒后胃肠黏膜常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复杂消化过程,可能刺激胃肠蠕动加剧腹痛腹泻。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较高,更易延缓胃排空速度。部分人群存在乳糖不耐受,饮用后可能诱发腹胀、肠鸣等不适。若中毒由细菌性病原体引起,牛奶可能成为微生物培养基。

对于仅有轻微恶心无呕吐的患者,可尝试饮用50-100毫升温热的低脂牛奶,其蛋白质能与部分胃酸结合形成保护膜。选择经过巴氏杀菌的冷藏奶更安全,避免含糖调味奶。乳糖不耐受者应选用无乳糖配方,饮用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腹痛加重或新发症状。

食物中毒后建议优先补充口服补液盐,呕吐停止6小时后再尝试流质饮食。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食物生熟分开存放,海鲜肉类彻底加热,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恢复期饮食应从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