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穿刺活检结果并非都是恶性的,多数情况下是用于鉴别肿瘤性质,良性病变也可能需要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主要用于评估肿块或异常组织的性质。当影像学检查发现不明肿块时,医生可能建议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良性病变如乳腺纤维腺瘤、甲状腺结节、肝脏血管瘤等,同样可能通过穿刺活检确认性质。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肿块边界清晰、生长缓慢、无周围组织浸润等特点。对于这类良性病变,医生可能建议定期复查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观察。
少数情况下穿刺活检确实用于确诊恶性肿瘤。当临床高度怀疑恶性时,如肿块增长迅速、边界不清、伴有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医生会通过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恶性肿瘤的穿刺结果通常显示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核分裂象增多等特征。但即使怀疑恶性,最终诊断仍需依赖病理报告,部分病例可能出现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不一致的情况。
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制定后续诊疗方案。对于确诊的良性病变,通常无须过度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结果为恶性,则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