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破伤风可能由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污染、免疫接种不足、外伤处理不当、特殊职业暴露等原因引起。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和痉挛。
1、破伤风梭菌感染
破伤风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和动物粪便中。当人体皮肤或黏膜出现深而窄的伤口时,破伤风梭菌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并繁殖。破伤风梭菌在缺氧环境下会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这种毒素会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肌肉持续收缩。患者可能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状。治疗需及时清创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常用药物包括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
2、伤口污染
被土壤、铁锈或粪便污染的伤口更容易感染破伤风梭菌。深部刺伤、烧伤、冻伤或碾压伤等创面较深的伤口,容易形成缺氧环境,为破伤风梭菌繁殖创造条件。伤口污染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表现。处理这类伤口需彻底清创消毒,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3、免疫接种不足
未完成全程破伤风疫苗接种或疫苗接种后保护期已过的人群,体内缺乏足够的破伤风抗体,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婴幼儿未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成人未按时加强免疫都可能导致免疫保护不足。这类人群受伤后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补种破伤风疫苗或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外伤处理不当
伤口未及时清创消毒或包扎方式不当可能增加破伤风感染风险。使用不洁工具处理伤口、伤口包扎过紧造成局部缺血缺氧、未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都可能促进破伤风梭菌生长。正确处理伤口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坏死组织,保持伤口开放通气,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特殊职业暴露
农民、建筑工人、垃圾处理人员等职业人群因经常接触土壤和污染物,破伤风感染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工作中可能被铁钉、木刺等尖锐物刺伤,或被带有破伤风梭菌的物体割伤。职业暴露人群应确保完成基础免疫接种,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受伤后及时就医处理。
预防破伤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时接种破伤风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受伤,一旦出现较深伤口或被污染物损伤,应及时彻底清创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物。高风险职业人群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时穿戴防护装备。出现肌肉僵硬、抽搐等疑似破伤风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