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慢性肾炎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甘露醇,需严格遵医嘱评估肾功能后决定。甘露醇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存在诱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慢性肾炎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已受损,甘露醇作为渗透性利尿剂需经肾脏代谢。该药物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水分排出,但可能引发肾小管堵塞或血容量不足。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等肾功能恶化表现。临床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甘露醇,轻度患者也需监测尿量、电解质等指标。
少数特殊情况如合并脑水肿时,医生可能短期小剂量使用甘露醇,但需持续监测肾功能变化。用药期间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现少尿或无尿应立即停药。慢性肾炎患者应优先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利尿方案,如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
慢性肾炎患者日常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出现水肿可抬高肢体促进回流,但禁止自行使用利尿药物。
肾积水可能引起肾衰竭。肾积水通常由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滞留,长期未治疗可能造成肾脏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尿路梗阻是肾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可能由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引起。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肾盂和肾盏扩张,肾脏实质受到压迫。早期肾积水可能仅表现为腰部胀痛或排尿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轻度肾积水通过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多可恢复,但长期严重积水会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
少数情况下急性完全性尿路梗阻可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双侧尿路同时发生严重梗阻时,肾脏无法代偿,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肾衰竭。某些特殊病因如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梗阻往往进展隐匿,发现时已存在明显肾功能损害。先天性尿路畸形患者若未及时干预,肾积水可能持续多年后导致慢性肾衰竭。
出现肾积水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超声、CT等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梗阻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碎石取石、支架置入或手术矫正等。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避免发展为肾衰竭。日常应注意观察排尿情况,保持适量饮水,但肾功能已受损者需控制液体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