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肚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肚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肚脐疝气主要表现为脐部肿块、局部不适等症状,可通过保守观察、疝气带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肚脐疝气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脐部肿块

脐部出现可复性肿块是典型表现,在咳嗽或站立时突出,平卧后可能回纳。肿块质地柔软,表面皮肤正常。婴幼儿多因脐环未闭合导致,多数在2岁前自愈。成人可能与慢性咳嗽、肥胖等因素有关。若发生嵌顿会出现剧烈疼痛,需急诊手术处理。

2、局部坠胀感

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负重后可能出现脐周牵拉感,伴随轻微胀痛。症状较轻时可尝试减少腹压动作,使用疝气带暂时固定。若持续加重需考虑腹腔镜疝修补术,常用术式包括腹膜前修补术、网片置入术等。

3、消化不良

较大疝囊可能压迫肠道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婴幼儿表现为进食后哭闹、吐奶。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成人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胰酶肠溶胶囊等调节胃肠功能。

4、皮肤改变

长期未治疗的疝气可能导致脐部皮肤摩擦损伤,出现红肿或溃疡。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合并湿疹时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但禁止用于破损皮肤。

5、嵌顿急症

突发肿块无法回纳伴剧烈腹痛提示嵌顿,可能引发肠梗阻。需立即禁食禁水,禁用止痛药掩盖症状。确诊后应急诊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常用聚丙烯补片加强腹壁。术后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预防感染。

日常应控制体重,避免提重物和剧烈咳嗽。婴幼儿可使用弹性腹带暂时固定,观察期间每月复查超声。术后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建议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促进组织修复。出现发热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肾硬化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肾硬化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遗传性肾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肾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升高,进而损伤肾血管和肾单位。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同时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和高盐调味品。

2、调节血脂

血脂异常会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重肾缺血和纤维化。患者应通过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血脂水平,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60分钟。

3、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延缓肾硬化进展。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限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

4、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可使用相应药物,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达格列净片等降糖药。慢性肾炎患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和药物浓度。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考虑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或血管成形术改善肾脏血流。终末期肾硬化患者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治疗,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进行肾移植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心功能和手术风险,术后密切监测排斥反应和感染迹象。

肾硬化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随访计划,每3-6个月检查肾功能、尿常规和肾脏超声。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和水肿情况,出现明显少尿或血尿应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肾脏负担。饮食上可适当食用黑芝麻、山药、枸杞等具有补肾作用的食材,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