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酒精肝可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纤维化评估、病理活检、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等方式评估严重程度。酒精肝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营养不良、代谢异常、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酒精肝的基础手段,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等酶活性,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酒精性肝炎患者常见转氨酶轻度升高,AST/ALT比值通常超过2。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可提示肝脏合成与排泄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预示病情进展。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早期表现为脂肪肝引起的肝区回声增强,晚期可能出现肝实质粗糙、门静脉增宽等肝硬化征象。CT或MRI能更准确评估脂肪浸润程度和肝体积变化,弹性成像技术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分期,其中瞬时弹性成像对中重度纤维化诊断价值较高。
FibroScan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判断纤维化程度,数值超过7.5kPa提示显著纤维化,超过12.5kPa可能已进展至肝硬化。APRI和FIB-4等血清学模型结合年龄、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计算纤维化概率,适用于长期随访监测。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
肝穿刺活检是确诊酒精肝分期的金标准,可明确脂肪变性、气球样变、Mallory小体等特征性病变,根据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范围进行组织学评分。病理报告通常包含脂肪变程度分级、炎症坏死程度分级以及纤维化分期,其中纤维化分期对预后判断至关重要,但需注意出血风险等禁忌证。
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和缺糖转铁蛋白升高是酒精滥用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清Ⅲ型前胶原肽、透明质酸等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与疾病进展相关。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能提示脾功能亢进,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这些指标异常往往预示已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阶段。
确诊酒精肝后需严格戒酒并实施营养支持,每日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和锌等微量元素。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失代偿期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和肝纤维化指标,肝硬化患者还需监测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酒精肝不属于病毒性肝炎,但属于酒精性肝病范畴,主要与长期过量饮酒有关,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个阶段。
酒精肝由乙醇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导致,病毒性肝炎则由甲型、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
酒精肝早期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展期出现炎性坏死,与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损伤机制不同。
酒精肝无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酒精肝需戒酒及营养支持,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两者均可发展为肝硬化。
建议酒精肝患者严格戒酒,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黄疸或腹水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