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女性经常脱发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变化、营养缺乏、疾病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性脱发可能导致毛囊对雄激素敏感,表现为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建议使用米诺地尔酊、螺内酯片、非那雄胺片等药物延缓脱发进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激素变化:产后、更年期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激素波动时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脱发。可遵医嘱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调节激素,同时配合激光生发仪辅助治疗。
3、营养缺乏:长期节食或铁蛋白低于30μg/L时,缺铁性贫血会导致休止期脱发。需补充硫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
4、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伴随脱发,通常伴有乏力、皮肤病变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如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羟氯喹片,同时局部使用酮康唑洗剂控油。
日常建议避免过度烫染,洗发水温控制在38℃以下,每周进行2-3次头皮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每日脱发量超过100根持续3个月需及时就诊皮肤科。
皮肤发痒抓挠后起红疙瘩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等方式缓解。
1. 皮肤干燥秋冬季节或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瘙痒后出现细小鳞屑。建议使用含尿素、神经酰胺的保湿霜修复屏障,避免热水烫洗。
2. 过敏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引发组胺释放,形成边界清晰的风团样红疹。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
3. 湿疹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丘疹伴渗出。需避免抓挠刺激,急性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慢性期改用他克莫司软膏。
4. 荨麻疹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真皮水肿,风团此起彼伏。可能与感染、压力有关,严重时需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日常记录触发因素。
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若红疙瘩持续扩散或伴有发热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