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

硫糖铝片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硫糖铝片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硫糖铝片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炎等疾病,常见副作用包括便秘、口干等。硫糖铝片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保护胃黏膜、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等,副作用可能涉及消化系统、过敏反应等。

1、保护胃黏膜

硫糖铝片可在胃内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溃疡或炎症部位,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受损黏膜的进一步侵蚀。这种作用有助于减轻胃痛、反酸等症状,适用于胃溃疡急性期和慢性胃炎患者。使用期间需避免与抑酸药同服,以免影响药效。

2、中和胃酸

硫糖铝片具有弱碱性,能局部中和少量胃酸,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灼感。但其抑酸效果弱于质子泵抑制剂,更适合作为辅助治疗。服药时建议嚼碎后温水送服,以增强药物与溃疡面的黏附作用。

3、促进溃疡愈合

该药能刺激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胃黏膜血流和黏液分泌,加速溃疡面修复。临床多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维持治疗,疗程通常需要4-8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深,属正常现象。

4、消化系统副作用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腹胀等,与药物在肠道内形成胶状物有关。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低磷血症,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服药期间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补充磷酸盐制剂。

5、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对铝制剂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使用硫糖铝片期间应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规律进食以减轻胃肠负担。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建议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用药超过两周症状未缓解需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了感冒药之后全身发热怎么回事

吃了感冒药后全身发热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疾病进展、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感冒药通常含有解热镇痛成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体温调节异常或过敏反应,建议立即停用药物并就医评估。

1、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或伪麻黄碱等成分,可能干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用药后出现短暂体温升高。常见于过量服药或空腹服药时,可能伴随头痛、恶心等症状。需停用可疑药物,补充水分观察,若持续发热需检测肝功能。

2、药物过敏反应

对感冒药中某些成分过敏可引发药物热,通常伴有皮肤红斑、瘙痒或呼吸困难。多见于首次使用含阿司匹林、氯苯那敏等成分的复方制剂。需立即停用药物,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治疗,严重者需急诊处理。

3、药物相互作用

感冒药与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联用可能增加血清素综合征风险,表现为高热、肌阵挛和意识障碍。如同时服用氟西汀胶囊、卡马西平片等药物时更易发生。需详细告知医生用药史,调整药物方案并监测生命体征。

4、疾病进展

原发感染未控制可能导致用药后仍持续发热,如感冒合并细菌性肺炎时,服用感冒药可能掩盖病情。若出现咳黄痰、胸痛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和胸片检查,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5、个体差异

儿童、老年人或肝肾功能异常者代谢药物能力下降,易致药物蓄积引发非感染性发热。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氨酚烷胺片等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减量,监测体温及肝肾功能指标。

出现用药后发热应记录发热时间、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更换药物。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但禁用酒精擦浴。建议保留药品包装及说明书供医生核查,后续用药前需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慢性病患者及孕妇用药前应咨询医师,避免使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制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