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念珠菌口腔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念珠菌口腔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念珠菌口腔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灼痛、味觉异常等症状,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口腔清洁护理等方式治疗。

1、口腔黏膜白斑

念珠菌口腔炎最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常见于颊黏膜、舌背及上腭,斑块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后可见充血糜烂面。这与白色念珠菌菌丝侵入黏膜上皮细胞有关,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或克霉唑口腔贴片治疗。

2、灼痛与干燥

患者常主诉口腔烧灼样疼痛,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重,伴随明显口干症状。此因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及唾液分泌减少所致。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缓解症状,必要时口服氟康唑胶囊。

3、味觉异常

约半数患者出现味觉减退或金属味,与真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破坏味蕾结构相关。治疗期间可配合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进食过烫或过硬食物。

4、口角炎

部分患者合并双侧口角皲裂、糜烂,称为念珠菌性口角炎,表现为张口疼痛和渗液。需联合外用咪康唑乳膏与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保持口周皮肤干燥清洁。

5、全身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低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提示感染扩散风险。此类患者需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并排查糖尿病、HIV感染等基础疾病。

日常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避免含糖食物残留。哺乳期婴儿发生鹅口疮时,家长需对奶瓶奶嘴严格消毒,哺乳前用温水清洁乳头。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者用药后需立即漱口。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预防牙齿龋病的发生

预防牙齿龋病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口腔清洁、定期检查、使用氟化物和窝沟封闭等方式实现。龋病是由细菌分解糖产酸腐蚀牙体组织引起的慢性疾病,需多维度干预。

1、控制饮食

减少高糖及酸性食物摄入能降低龋齿风险。蔗糖、碳酸饮料等会为致龋菌提供代谢底物,建议用新鲜水果替代甜食,避免频繁进食。乳制品中的酪蛋白和钙有助于牙齿再矿化,可适量补充无糖酸奶或奶酪。

2、口腔清洁

每日至少两次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可有效清除菌斑。推荐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重点清洁牙龈沟和邻面间隙。儿童需家长监督直至掌握正确方法,必要时可使用牙菌斑显示剂辅助检查。

3、定期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坏。牙医可通过探诊、X线片评估隐蔽部位龋损,对早期釉质脱矿实施再矿化治疗。高危人群如正畸患者、口干症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3-4个月。

4、使用氟化物

氟离子能增强釉质抗酸能力并抑制细菌代谢。除含氟牙膏外,可遵医嘱使用氟化泡沫或含氟漱口水。儿童3岁起可接受专业氟漆涂布,每年2-4次,但需控制总摄入量以防氟斑牙。

5、窝沟封闭

对深窝沟的恒磨牙实施封闭可阻断细菌定植。最佳时机为6-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后及12岁第二恒磨牙萌出后。采用流动树脂填充沟隙能使患龋概率降低80%,效果可维持5年以上。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促进唾液分泌,唾液可中和口腔酸性环境。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吸烟会减少唾液量并增加牙周病风险。运动后及时补水防止口干,口干状态更易发生龋齿。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口腔健康习惯,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出现牙齿敏感或变色时须及时就医,早期龋齿通过微创治疗即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