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新生儿吐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家长需注意观察吐奶频率及伴随症状。
1、喂养姿势不当哺乳时婴儿头部未抬高或含接不良易吸入空气。建议家长采用半竖抱姿势喂奶,喂后竖抱拍嗝15分钟。
2、胃容量有限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小,过量喂养易反流。家长需按需喂养,单次奶量不超过90毫升。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频繁喷射性吐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蒙脱石散或西甲硅油缓解症状。
4、牛奶蛋白过敏配方奶喂养者可能出现呕吐伴湿疹,需更换深度水解奶粉,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酪酸梭菌活菌散调节免疫。
若吐奶伴随哭闹拒食、体重不增或血性呕吐物,应立即就医排查幽门狭窄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喂养后避免立即平卧,可右侧卧位休息。
感统失调的表现主要包括触觉敏感、动作协调障碍、注意力分散和情绪不稳定。感统失调是感觉统合功能障碍的简称,多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1、触觉敏感表现为抗拒梳头、剪指甲等日常接触,家长需选择软毛刷渐进脱敏,避免强行接触加重抗拒反应。
2、动作障碍常见系鞋带困难、易碰撞物品,建议家长通过串珠、平衡木等游戏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3、注意力分散无法专注完成单一任务,家长需减少环境干扰物,采用番茄钟法分段训练专注力。
4、情绪波动易因微小刺激哭闹或攻击他人,建议家长建立规律作息,用情绪卡片帮助孩子识别感受。
发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日常可结合蹦床、沙盘等感统训练活动,避免过度批评加重儿童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