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头上的血块是怎么一回事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头上的血块是怎么一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头上的血块可能由产道挤压、分娩器械使用、凝血功能异常、血管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皮局部肿胀或青紫斑块。

1、产道挤压:

自然分娩时头部受产道压迫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头皮血肿(产瘤)。多数无需特殊处理,2-4周可自行吸收,家长需避免按压血肿部位。

2、分娩器械使用:

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可能造成骨膜下出血(头颅血肿)。血肿边界清晰不跨越骨缝,建议家长每日观察大小变化,通常3-8周逐渐钙化吸收。

3、凝血功能异常:

维生素K缺乏或遗传性凝血障碍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若血块持续增大伴皮肤瘀斑,需立即就医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或输注凝血因子。

4、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畸形表现为红色柔软包块,可能合并血小板减少。需超声检查确诊,浅表型可随访观察,深部病灶需激光或药物(普萘洛尔)干预。

日常护理保持头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血肿部位,哺乳期母亲可适量增加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西蓝花、菠菜,发现血肿变大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耳朵流黄水原因

新生儿耳朵流黄水可能由耳垢堆积、外耳道炎、中耳炎、先天性耳瘘管感染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耳垢堆积

新生儿耳道狭窄,耳垢混合羊水残留可能导致黄色分泌物。家长需用棉签轻柔清理外耳廓,禁止掏挖耳道。

2、外耳道炎

洗澡进水或呛奶流入耳道引发感染,表现为流黄水伴红肿。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

3、中耳炎

呛奶导致细菌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常见发热、拒奶症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口服抗生素。

4、耳瘘管感染

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时渗出脓液,需手术切除治疗。表现为瘘管开口处红肿渗液,可能反复发作。

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用干净棉球吸干分泌物,避免自行用药,保持耳部干燥清洁,就医后按医嘱进行护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