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肠道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能与饮食卫生、免疫力下降和环境因素等有关。主要病因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导致的感染,外加不良饮食习惯和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了解其病因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1病毒感染
胃肠道感冒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其中常见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尤其在人与人密切接触、不注意手部清洁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例如,当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摄入被污染的水源和食品时,病毒就可能进入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
2饮食卫生问题
进食不洁的食物会增加患上胃肠道感冒的风险。尤其是在炎热季节或食物保鲜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细菌和病毒容易繁殖。如果食用了变质的食物、生冷海鲜或者半熟的蛋类,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外食时未彻底洗手或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成为感染途径。
3免疫力下降
人体免疫系统是对抗感染的重要屏障。如果近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压力大或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免疫力可能会降低,身体对抗病毒的能力也会减弱。这类情况下,病毒更容易诱发胃肠道症状。
4环境及季节因素
在秋冬季节,胃肠道感冒高发。这可能是因为气温突然下降,人们更容易在密闭空间中近距离接触,同时病毒也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公共交通、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同样是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治疗建议:轻微胃肠道感冒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可以服用蒙脱石散止泻,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严重呕吐则服用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出现明显发烧症状时,可适量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生活护理:保持清淡饮食,如白粥、米汤等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品。多喝水,防止脱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补水:如果出现频繁呕吐或腹泻,需及时补充适量液体,以免电解质失衡。严重脱水建议及时就医静脉输液。
预防措施十分重要: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食用过期和不洁的食物,尽量减少与感染者的接触,并注意增强身体免疫力,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3天以上不见好转,尤其是伴有脱水症状,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胃肠道感冒的病因多样且可防可治,了解病因并在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防护,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症状,请及时采用对症治疗方案,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