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骨折可以喝大豆骨头汤吗?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可以喝大豆骨头汤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患者一般可以喝大豆骨头汤,有助于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但需注意适量并避免过量油脂摄入。

大豆骨头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钙元素,对骨折愈合有积极作用。蛋白质是骨骼修复的重要原料,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钙质直接参与骨基质矿化过程,有助于加速骨折线愈合。汤中胶原蛋白成分还可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但需注意选择少油脂的烹饪方式,避免影响胃肠消化功能。骨折后2-4周是骨痂形成关键期,此时适量补充营养汤品效果较好。

部分患者饮用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尿酸升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需控制嘌呤摄入量,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骨折伴有肾功能不全时,过量蛋白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汤中脂肪含量过高可能影响钙质吸收,建议撇去表面浮油后食用。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恢复时,应待排气后再逐步引入肉汤类食物。

骨折恢复期可每周饮用2-3次大豆骨头汤,每次200毫升为宜。建议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或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同时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康复期间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若出现持续腹胀、关节肿痛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咨询临床营养师调整饮食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孕妇有高原反应怎么办

孕妇出现高原反应可通过吸氧、调整活动强度、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及时下撤等方式缓解。高原反应通常由缺氧、气压变化、个体差异、快速上升、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吸氧

低流量吸氧是改善缺氧最直接的方式,可选择便携式氧气瓶或医院集中供氧。孕妇吸氧时需注意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避免高浓度氧导致血管收缩。吸氧期间应监测胎动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缓解但胎动减少需立即就医。高原地区医疗机构通常配备胎心监护设备,必要时可进行胎儿状况评估。

2、调整活动

抵达高原后须保持静息状态48小时,避免提重物、爬楼梯等耗氧活动。日常行动需放缓速度,建议步速控制在平原地区的1/3。睡眠时采取半卧位,用枕头垫高上半身15-30度,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若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直至症状缓解。

3、补水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平原时期的1.5倍,建议分次饮用温开水或电解质饮料。排尿应保持清澈淡黄色,尿液浓缩会加重血液粘稠度。可适量食用含水量高的瓜果,如西瓜、黄瓜等,但需注意果蔬卫生避免腹泻。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入量。

4、药物干预

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唑胺片改善缺氧耐受,该药能促进碳酸氢盐排泄从而刺激呼吸。地塞米松注射液适用于脑水肿征兆者,但妊娠早期须谨慎使用。孕妇禁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血管扩张药物,可能影响子宫胎盘血流。任何药物使用前需评估胎儿安全性。

5、撤离高原

当出现顽固性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下降至海拔2500米以下区域。撤离过程中保持吸氧,避免剧烈颠簸。返回低海拔后症状未缓解者,需进行胎儿超声检查和母体血气分析。有流产史或妊娠合并症者,建议避免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孕妇进入高原前应进行适应性训练,提前1-2周服用红景天胶囊可能有助于增强耐缺氧能力。建议选择阶梯式上升路线,每日海拔攀升不超过300米。随身携带血氧仪监测指脉氧,维持在90%以上为安全范围。合并贫血、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原则上不建议高原旅行。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家长需立即终止行程并及时联系医疗机构,避免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等危重情况。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加重缺氧反应。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