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阑尾炎手术后切口处出现凸起可能由瘢痕增生、切口疝、缝线反应或脂肪液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瘢痕软化治疗、疝修补术、抗炎处理或引流换药等方式改善。
1、瘢痕增生术后胶原过度沉积形成增生性瘢痕,表现为红色硬结伴瘙痒。可局部涂抹硅酮凝胶,配合压力疗法或激光治疗。
2、切口疝腹壁肌肉愈合不良导致肠管膨出,咳嗽时凸起明显。需通过开放或腹腔镜疝修补术加固腹壁缺损。
3、缝线反应机体对缝线材料产生排异反应,伴随红肿热痛。需拆除残留缝线并使用地塞米松软膏减轻炎症。
4、脂肪液化皮下脂肪组织无菌性坏死形成波动性包块。需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严重时需清创缝合。
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增加腹压,发现凸起持续增大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复查。
后背岔气一动就疼可通过调整呼吸姿势、局部热敷、药物镇痛、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肌肉痉挛、姿势不当、肋间神经刺激、胸椎小关节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呼吸姿势缓慢深呼吸避免急促换气,保持上半身直立或侧卧屈膝体位,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帮助痉挛肌肉放松。
2、局部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15分钟,每日重复多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避免高温烫伤皮肤。
3、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
4、物理治疗若持续3天未缓解需就医,通过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改善局部微循环,必要时采用手法复位调整胸椎关节位置。
急性期避免突然转身或提重物,恢复阶段可进行扩胸运动等轻度拉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帮助肌肉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