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需要检查什么

|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分泌失调需要检查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剑
曹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紊乱可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垂体性腺六项的检查,看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如果确实存在雌、孕激素水平紊乱,建议患者完善子宫彩超以及双侧乳腺的彩超,排除是否有子宫疾病或者肿瘤。患者平时应保证睡眠充足,不要熬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重复、无目的的运动或发声抽动,常见于5-10岁儿童。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眨眼、耸肩、扭颈等不自主动作,可能与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有关。轻度患者可通过行为疗法改善,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硫必利片、盐酸可乐定贴片等药物。家长需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减少儿童焦虑情绪。

2、发声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包括清嗓、尖叫或秽语等,常与多巴胺受体敏感度增高相关。行为干预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家长应保持家庭环境宽松,避免训斥加重症状。

3、共患病表现

约半数患儿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强迫症,表现为注意力涣散、重复行为等。需通过专业评估区分原发与继发症状,必要时联合托莫西汀胶囊进行综合治疗。

4、病程特点

症状多呈波动性进展,青春期前后可能自行缓解。但持续性抽动症患者需长期管理,定期调整氟哌啶醇片等药物剂量,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社会功能。

5、家庭护理

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镁、维生素B6等营养素,限制含咖啡因食物。家长应学习正向激励技巧,帮助儿童建立应对压力的健康方式。

日常需监测症状变化频率,避免接触电子屏幕过久。学校应配合提供适应性教育方案,如允许考试延时等。若抽动导致社交困难或自我伤害,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多数患儿通过规范干预可获得良好预后,家长无须过度焦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